聖人不死,大盜不止

2008/02/18 許耀焜老師
以下文章是改編自羅龍治先生所編著的莊子-哲學的天籟:知、勇、義、智、仁-聖人之道。
有一天,盜跖的手下問他說:「盜亦有道嗎?」盜跖說:「怎麼會沒有?!」先知能預知未來,而大盜卻能預先猜出房子裡,財物的所藏地點,這種預「知」是一致的;大盜在偷東西的時候,一馬當先,這和兩軍交戰時,向前衝鋒的將士一樣,堪稱為「勇」;偷完東西後,最後才出來,也就是保護同伴不受逮捕,這就是講義氣的「義」;判斷情況,以決定能否下手去偷,這則是「智」的表現;把偷來的贓物公平的平分給同伴,叫做「仁」。如果不具備知、勇、義、智、仁這五種美德,則稱不上是大盜!凡人須實踐其聖人之道,才能成為善人,而壞人如不能具備“聖人之道”也就不能成為大盜,莊子在幾千年前就提醒我們,道德往往也會被壞人拿去做護身符,壞人如果不假借聖人的道德,就可能成為不了大壞蛋!也應了老子的一句話「聖人不死,大盜不止」!
孔老夫子以為能以仁、義來感化盜跖,使其解散據山為寇的盜行,以下是孔子與盜跖的對話!
孔子說:「我聽說,天下如具備以下條件便是優質之人,一是身材高大、帥氣無比的人,能使每一個看過他的人,都喜歡他;二是智慧高超,能分辨天底下大道理的人,三是勇敢果決,能聚集群眾,率領兵卒的人。如果一個人能具備以上的任一條件,就可以雄據一方稱王,您是三種優質條件都具備了,但被稱為“盜跖”,豈不是太可惜了嗎?假如您願聽我的勸告,我願為您到吳、越、齊、魯、宋、衛、楚及晉等國,請他們共同為您建築一座大城,尊您為諸侯,而您就不用到處殘殺無辜,掠奪別人財物了吧,那也就接近了聖人的行為,更是天下生民的共同願望呢!」
盜跖聽了卻大怒:「一個人如果能被利誘規勸,那則是凡夫俗子。我長得高大俊帥,人人見了都喜歡,這是我父母給我的美質,你就算不提,難道我自己不知道嗎?而你會在別人面前儘說些好聽誇講的話,我怎敢相信你在背後不會罵我?!你要為我去遊說其他國王為我建造一座城堡,讓我享受榮華富貴,難道我不知道富貴只是過眼雲煙嗎?再說,最大的城也沒有比天下更大的了,況且,堯、舜、湯、武也都曾經擁有天下,但他們的子孫現在又擁有什麼?流浪到哪裡了?天下事有大利就有大害,所以你所講的道理,都是我拋棄不要的謬論...。」
莊子主要的目標是想提醒世人,天底下有許多的罪惡是假借仁義之名而行之,而「仁義」如果被用做藉口來害人,那就後患無窮了!盜跖可以引用聖人所說的大道理,以一種蒙蔽大是大非的方式逞口舌之能,攻忤聖人,這是春秋戰國亂世時代所見到的誆言,然而,現在在電視或媒體上,發表亂世妄言的人愈來愈多。仁義道德是全民福祉,卻被拱在最上面當掩飾,而其背後目的則是巧取豪奪權力及金錢,而我們個個都是冤大頭,莫名其妙的自我在歸類,更為他們在搖旗吶喊,當選舉過後,雙方所聚集的人頭,每一票皆可以換成他們的鈔票呢!您們分辦得出誰是聖人誰是盜跖嗎?!
88Say電子報為每週三發報,提供各種有關人際與財運、工作與學業、愛情婚姻等開運報專題文章,以及剖析趨吉避凶的最佳方法和多項命理測算優惠資訊。